目录
有些刚接触SEO 不久的客户,有时候会问我:「黑帽SEO 是什么?你们会吗?」
这时候,我眉毛通常会挑一下,心想:「你从哪里听来这种怪东西?」这有点像是家里小朋友忽然跟父母讲一个十八禁词汇的感觉。
而「黑帽SEO」到底是什么?今天我就来跟各位聊聊「黑帽SEO」(black hat SEO),以及相对的「白帽SEO」(white hat SEO)、「灰帽」 SEO(gray hat SEO)又是什么吧?
黑帽SEO 是什么?
所谓的「黑帽SEO」(black hat SEO):指透过欺骗搜寻引擎跟使用者的方式,获得排名与流量。
「黑帽」一词与「白帽」相对,像是黑帽骇客之于白帽骇客;而黑帽骇客是指为了个人利益而从事资讯破坏行为,相对的,白帽骇客更多是为了测试资安系统的安全性等而做出渗透举动。
黑帽SEO则是纯粹为了个人利益,透过操作一些有违使用者需求跟搜寻引擎规则的手段,来让自己网站排名到前面去。通常黑帽SEO的成效短暂,且长期来说容易造成网站主的危害与损失。
补充:最近国外有人主张放弃用「黑」来说明「黑帽」。
白帽SEO 是什么?
所谓「白帽SEO」(white hat SEO):指以正当、符合使用者需求与搜寻引擎规范的方法,来进行搜寻引擎优化。
举例来说,认真撰写符合使用者需求的文章、帮助网站更容易被搜寻引擎理解、优化使用者体验,借此帮助网站提升排名,就是常见的白帽SEO 手段。
灰帽SEO 是什么?
所谓「灰帽SEO」(gray hat SEO):白话来说,就是一种介于黑帽SEO 跟白帽SEO 的优化方式,也就是规则的「灰色地带」。
通常SEO 人想要榨出成效,多多少少会碰触一些灰帽SEO 的范畴,像是一些link building (连结建置)做法、交换连结、改写别人文章等。
黑帽SEO 的常见作法
常见「黑帽SEO」(black hat SEO),大概有以下这几种作法。不过值得注意的是,这几种作法大多都已失效,如果被Google 抓到会造成网站评级下降、甚至被惩罚,不建议初心者贸然尝试。
堆砌关键字(Keyword Stuffing):在文章中不自然地堆砌大量的关键字
隐藏关键字(Keyword Hiddening):将大量关键字的字体颜色改的跟背景一样,让使用者无法发现,但可以提供给搜寻引擎关键字线索
伪装网页(Cloaking):先透过一个符合搜寻引擎规范的页面获得排名,接着进入到该页面后就会跳转到目的页
付费连结(Paid Links):付费购买连结,进而使自己网域权重提升
垃圾评论(Spam Comments):于各网站进行垃圾评论,进而使得自己网域提升
购买旧网域:购买分数较高的旧网域进行转址,进而灌溉自己网域分数
私人部落格网路(Private Blog Network):自己建置许多部落格,并透过这些私人部落格网路(PBN)来建置反向连结
关于Google明定不建议使用操作方式,请参考《网站管理员指南》
黑帽SEO 竞技场:赌博业
某些产业的确很需要黑帽SEO,像是赌博产业的竞争相当激烈,单纯靠白帽SEO 太清淡了;而许多赌博公司,的确也需要赚快钱跟炒短线,跟黑帽SEO 可以说一拍即合。
只有魔法可以对抗魔法——但如果你也是凡人,我们凡间的麻瓜就不要碰这些了。
为何我不推荐黑帽SEO?
总的来说,我不太建议客户使用黑帽SEO,原因有以下3 点。
1.风险太高
不使用黑帽SEO与其说是道德考量,更可以说是风险考量。因为黑帽SEO对于Google来说是大忌,当你使用黑帽SEO,代表你要与Google为敌——这意味着网站可能被Google惩处。
常见的惩处有:网站评分被Google 调降(但它不会跟你说),最严重者是网站被从Google 搜寻引擎下架,让你先前经营的SEO 都付诸流水。
而对于想要长期经营SEO 的网站来说,这样的风险实在太高,然而获得收益却无法匹配风险,因此黑帽SEO 通常并不划算。
2.不见得有成效
Google 也不是吃素的,这可是全世界最顶尖的网路公司中最核心的产品——Google Search。
全世界最顶级的工程师都在维护Google Search,自然会想出各种方法来避免黑帽SEO 的侵扰,如果你回头看Google 几个核心演算法,就会发现这些演算法都是为了处理某些演算法上的恶意行为(黑帽SEO)。
像是企鹅演算法(Penguin)是为了避免垃圾连结;而熊猫演算法(Panda)是为了避免垃圾内容;蜂鸟演算法(Hummingbird)是为了打击过度关键字填充。
所以你回头看前面提到的一些黑帽手法,像是恶意填充关键字、垃圾评论、隐藏关键字等——我不会建议品牌主使用,不只是因为不道德,更重要的是因为这已经没有用了。
3. 避免来路不明的作法
同时,许多私下鼓吹黑帽SEO 者,对于客户跟网站主很常搞神秘主义,都说做了什么「神奇的调整」,来帮助网站「快速获得成效」。然而作SEO 的人们就知道,通常没有这么好事情,而大家做SEO 这么久了,都知道这件事情不太可能。
在这个情况下,事情就只有三种可能:「想欺骗成效」、「用险招让网站承担风险」、「找到SEO 优化秘密」——而第三种极其少见。
当然,如果对方能举出实际个案,并且都是知名品牌、而且是长期的成效,或许对方的确真的有找出独门的know-how,这就另当别论,长期的结果才是老大。
小结:甲方选SEO 公司,请注意对方是否用黑帽SEO
总结来说,我建议甲方爸爸们选SEO 代理商时,要注意对方是否使用黑帽SEO。
当然很少人会说自己是黑帽SEO,就像骗子不会说自己是骗子、渣男不会说自己是渣男(诶?)。甲方要保护自己的方式,就是增进自己的知识,并且询问乙方的执行方式,判断是否合理。
一般来说,SEO 专案的发酵期至少都需要2~3 个月以上,如果那种说一个月「保证」成效非常好的,通常会有点猫腻,请您多加小心。
我对于黑帽SEO 的个人看法
以下内容仅代表我个人对于黑帽SEO 的看法,不能代表SEO 业界的看法,你可以斟酌参考。
黑帽SEO 内涵其实会浮动
前面我们提到黑帽SEO是指透过「欺骗」搜寻引擎跟使用者的方式,来获得排名与流量。然而这个「欺骗」要如何定义呢?如同每个时代的「罪」不尽相同,因为善恶是一种相对的标准,而同样的,搜寻引擎的善恶其实并没有非常清晰的界定。
像是今天一篇文章都没有关键字,我透过调整关键字比对,让这篇文章跑到第一页,这算是「欺骗」使用者或搜寻引擎吗?谁说了算?我觉得对读者有帮助就算数吗?
许多老派的SEO 优化方式,像是评论建置连结、塞入很多关键字,在当时可能是「白帽SEO」,但随着Google 调整了规则,可能变成了黑帽SEO。
另一方面,我认为能被称为「绝对白帽SEO」的作法其实很少,当SEO 竞争越来越激烈,大家都会努力想如何突破现况,这时候很多做法多多少少就会碰到灰帽SEO,甚至黑帽SEO 了。(不过当事人可能不这么想)
不过,Google 这几年对于SEO 有更正面的表态了,不管是拍YouTube 还是进行讲座,或许以后SEO 的善恶标准会更加清晰也说不定。
白帽SEO 人多了解黑帽SEO 也不是坏事
尽管我不建议客户用黑帽SEO,因为风险跟收益并不匹配。
但是,我觉得白帽SEO人多了解黑帽SEO不是坏事,毕竟很多黑帽SEO都是处心积虑在找Google的漏洞。在研究过程中,其实你会对搜寻引擎有了更深的理解(或是更魔幻的理解)。
许多白帽SEO 的优化方法,当初也是某些黑帽SEO 去测试出来的。
毕竟SEO 的确就是一种骇客,我们都在HACK 搜寻引擎的规则,只是方法有些长期有效、有些短期有效、有些风险很大。
我认为不用把黑帽SEO当成什么罪恶之事,它只是一种手段而已,实际上白帽SEO一样可以做坏事,而且并不难;那么就没有必要特别污名化黑帽SEO了。我以一个SEO从业者的角度来说,黑帽SEO有时候是一种能开拓SEO人视野的实验室。
当品牌真的很需要黑帽SEO,或许商业模式不适合SEO
我个人认为:SEO 只是商业漏斗中的一小块而已,一个品牌要获得更大量的awareness 跟consideration,单纯靠SEO 绝对是不够的。
SEO 是个好东西,能用不高的成本,帮品牌主带来稳定长期的流量,相当值得做,但你不应该将所有的精力都花在SEO 上——当你过度花费太多精力跟资源在SEO 上,它的CP 值就不见得划算了。
而我也偏激地认为:当你很清楚黑帽SEO 的风险为何,但还是想要用黑帽SEO 时,或许代表你过度看重SEO 了。(而这不见得是好事)
又或者,搞不好你的产业根本不太适合做SEO,因为你更需要的是短期的流量,而非长期的流量,这本身没有问题,但SEO 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你的商业目标。